黄桥兵变(黄桥事件)
黄桥事件
1940年10月6月上午,新四军停止了对国民党军韩德勤部的追击,主动结束黄桥战役。自新四军攻占黄桥后,韩德勤先是派人与新四军谈判,拟定防区,继又破坏协议,向新四军进攻。新四军击退韩部进攻,井乘势攻占姜堰。
攻占姜堰后,为保持政治上的主动,新四军联络各界绅民代表向韩德勤发出呼吁,要求重开谈判,解决争端,并于9 月30日退出姜堰,满足了韩德勤提出的谈判条件。然而,韩德勤却视新四军和平解决争端为软弱,于当日向新四军发起进攻。
新四军首先争取了李明扬、李长江的苏鲁皖游击总队、陈泰运的税警团等国民党军队保持中立,然后集中兵力,在运动中歼击顽军。战斗打响后、第一纵队经过3小时激战,全歼了韩德勤部主力独立六旅,斩断了韩德勤进攻的右翼。接着,第一纵队和第二纵队又围歼了其第三十三师主力,并向东全力围攻野屋基一带的第八十九军军部及第三四九旅。
经过一夜激战,6日晨,韩德勤部第八十九军军部被彻底歼灭,第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落水而死,第三四九旅也大部被歼,韩德勤率千余人向兴化逃窜。为扩大战果,新四军猛追韩德勤余部,占领海安。在到达东台后,新四军本着“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于当日停止了追击、主动结束了这场决战。
黄桥决战,共歼国民党军1.1万余人,俘团长以上军官10余名,其中包括其第三十三师师长孙启人、九十九旅旅长苗瑞林等,缴获长短枪3800余支,轻重机枪189挺,山炮3门,迫击炮59门,还有大量弹药和军需物资。
唐朝对外作战的胜率不如宋朝,宋朝的军事力量为什么还弱于唐朝?
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在这段时期,无论是政治上还是文化上面,都是一个高度繁荣发达的时期,我们所知晓的诸多名人、文章与许多的大事都是出自于这段时期,像李白、杜甫、唐宋八大家、玄武门之变、岳飞抗金,因此很多人会拿唐朝和宋朝进行对比,在对比之上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情况,那就是唐朝对外的胜利率不如宋朝,为何宋朝的军事力量还不如唐朝呢?其实这当中有两个原因:一、唐朝的将领是猛虎并且能文能武
如果我们纵览唐朝和宋朝的历史,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唐朝的将军建立了功勋之后,依然会被分配在重要的边关进行把守,并且还有机会成为宰相,李晟开始只是为边镇的一个副将,但却以战功升迁到开府仪同三司,获封合川郡王。李晟曾率军平定唐朝内部的多场叛乱,如泾原兵变、朱泚之乱,改封西平郡王,是唐朝后期朝廷的挽救者。二、宋朝的将领是看门狗只能武不能文,
可能宋太祖是因为自己黄桥兵变被人推举为皇帝的,所以他对武将格外的防备,平定天下之后也是杯酒释兵权,而且还制定了让文官管理军队的制度,一旦要是有突出的武将,只要建立了功勋就会招入京城之中,不会再放在边关,也就是把一头老虎变成了一条看门狗熊。
而且在宋朝的时候,文官是可以羞辱武官的,也就是说一个七品的小文官可以羞辱一个正三品的武官,在这种情况之下自然就是士气不足,
在军队里面有一句话,叫做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如果将领出了问题,那么整个军队的作战能力就会整体下降,而在唐朝不存在这个问题,将领个个能打仗,会带兵,所以宋朝的军事就不如唐朝。
1940年10月?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以多少人的兵力战胜1.5万人
黄桥战役又称黄桥兵变,是1940年10月,苏北地区的共产党为反击国民党军队对新四军抗日根据地的进攻而向国民党军发起的战役。1940年,陈毅领导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以七千人的兵力,战胜了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所属国民党军89军1.5万,歼灭其一万一千余人,取得了黄桥决战的胜利。一般认为,黄桥兵变是皖南事变的起因。它是新四军改编以来最著名的战役之一,该战役的反击的对象是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所属的国民党军。黄桥战役中共新四军获得胜利并占领了姜堰,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阵亡。黄桥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党中央提出的“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坚实基础,保卫了抗日根据地。
望采纳!!!
1940年10月,江北指挥部又指挥所属部队击退了顽固派的进攻,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到1940年底,进行大小战斗200多次,歼灭日伪顽军近9千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保证了皖东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1940年1月7日,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20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在江苏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四、五支队统一改编为新四军第二师。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自成立到结束,虽只有一年零10个月,但在极其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东进方针,加强和统一了江北新四军部队的领导和指挥,为创建、巩固、发展皖东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
赵匡胤兵变问题?
我只知道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黄桥兵变就不清楚了。
我想他的胜利算还是很大的,他当时相当于摄政王,又有兵权,又有先帝的托孤,又有演技,他不当皇帝都可惜了。正因为如此,大宋后逐渐形成了重文轻武的风尚。